1. MVVM
Model:数据模型
View:UI组件
ViewModel:通过双向数据绑定把 View层和 Model 层连接起来。
2. Vue、React框架特点
双向绑定(双向数据绑定),虚拟DOM,组件化
3. v-show和v-if
v-if:动态操作DOM元素
v-show:修改display属性为None
性能:v-if具有更高的切换开销,v-show具有更高的初始渲染开销
4. v-if和v-for不建议一起使用
v-for的优先级比v-if高,二者同时使用时会先循环再判断,将列表渲染出来后再根据判断做销毁,造成不必要的计算。更好的做法是,通过***puted属性对数据做过滤,或v-show+v-for?
5. 双向数据绑定
双向体现在:数据变化 -> 视图更新;视图交互变化(例如input操作)-> 数据模型变更。
Vue2.x 与 Vue3.x 对双向数据绑定的实现方式不同:Vue2.x 采用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订阅模式,通过Object.defineProperty来劫持各个属性的setter和getter,Vue3.x使用ES6原生的Proxy。
Observer、***pile、Watcher
6. 数据计算***puted、watch、methods
7. 插槽
插槽就是slot,<slot></slot>。
作用是向***ponent中添加额外的内容。
8. key
Key相当于给vnode添加一个唯一的id,利于diff算法的追踪,在DOM diff 算法中能够高效地更新虚拟DOM。此外,key还可用于强制替换元素。
常见用法,例如列表循环:
<div v-for = “num in nums”, :key = “组件uid+index”> {{ num }} </div>
9. 过滤器
一般用来生成格式文本、格式id等。
定义过滤器有2种方式:双花括号插值 & v-bind 表达式。
定义过滤的方法有 2 种表达方式:全局定义 & 组件内定义。
// 双花括号插值
{{ rawMessage | formalMessage }}
// v-bind
<div v-bind:id = “rawMessage | formalMessage”}></div>
// 组件内定义,首字母大写
filters: {
formalMessage: function(value){
if(!value) return ‘’
value = value.toString()
return value.charAt(0).toUpperCase() + value.slice(1)
}
}
// 全局定义
Vue.filter(‘formalMessage’: function(value) {
if(!value) return ‘’
value = value.toString()
return value.charAt(0).toUpperCase() + value.slice(1)
})
10. scoped(没看懂)
设置作用域样式 scoped css。
11. ref
用于获取DOM元素或组件的引用,也可用于父子组件通信。
$refs 只会再组件渲染完成之后生效。
12. NextTick
在vue中,并非数据一发生改变就立即更新视图。如果我们需要实时获取到最新的DOM,可以在修改数据后手动调用 $nextTick 方法(例如,在mounted,updated钩子函数中调用 vm.$nextTick 方法)。
13. Keep-alive
用于缓存不活动的组件实例,当我们返回时能重新激活,避免重复渲染。
14. data
组件中的data 写成一个函数,以函数返回值的形式定义。相当于为每个组件创建一个私有的数据空间,避免(全局数据)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15. 组件生命周期
Vue生命周期有8个阶段:创建前后,挂载前后,更新前后,销毁前后。
另外,组件还有激活前后 2 个阶段。
16. 组件通信
父子props,子父emit,层级很多时用provide,全局得到状态管理使用vuex。
具体:父传子:props
子传父:this.$emit
多层级:父组件中使用provide,子组件中使用inject
兄弟组件:中间事件总线思想(也叫事件巴士)
以上是比较常见的。
17. 事件总线eventbus
示例没看懂。
18. vue-router
路由有2个属性:$router和 $route。
19. hash 和 history 模式的区别
$router.mode有2种模式:hash模式和history模式。
在显示上:hash模式的URL带有 # 号,而history模式没有。
二者在底层实现方式上也不同:hash模式监听location.hash 的改变,history模式用history.pushState() 改变url地址且不发送请求,用history.replaceState() 读取历史记录栈。
默认为hash模式。
20. 路由传参
路由传参方式有2种:$route.params 和 $route.query。
二者写法不同,
另外,使用query 传参所传递的参数会显示在地址栏中,使用parmas传参所传递的参数可以显示在地址栏中,也可以不显示,params相对于query更安全一些:
方式一:通过params来传递。
// 父组件前往?
this.$router.push({
name: ‘B’,
params: {
page: ‘2’
}
})
// 子组件读取
this.num = this.$route.params.page
方式二:通过query来传递。
// 父组件前往?
this.$router.push({
path: ‘/children’,
query: {
page: ‘2’
}
})
// 子组件读取
this.num = this.$route.query.page
21. 前端路由
检测url变动,解析路由实现UI更新。
Hash模式,监听浏览器地址hash值的变化,执行浏览器前进、后退操作。优势是兼容性好,但路径在#后面,不好看。
History模式,相当于有一个栈来保存浏览器地址的变化历史,使用history.pushState() 和 history.replaceState()会直接修改浏览器地址,但不会执行浏览器前进、后退操作。需要调用history.go()、history.back()、history.forward()方法来跳转页面。缺点是兼容性不如hash模式,但路径正规,因为pushState不能添加跨域网址?
22. Vuex
是一个状态管理库。
用于集中式地对组件的状态进行存储和管理。
避免多个实例或组件共享同一个数据时,出现数据不同步或数据状态难以维护等错误。
23. Vuex的优点
使多层嵌套的组件、兄弟组件之间的状态更好维护管理。
减轻服务端压力,对于同一份数据,请求会缓存,使所有组件共用。
大型项目协作,便于团队之间开发、维护和调试。
主要是没用过,不知道怎么结合项目回答。
24. Vuex的五个核心概念:
Store:仓库/商店,包含应用中的大部分状态,同时提供了state、getters、mutations、action和modules 5 个方法。
State:存储数据,使用 this.$store.state获取。
Getters:访问数据,是state的计算属性,随state发生变化而同时改变。
Mutations:修改state的值。(mutation是名词,这个单词的释义是变异。)
Action:异步的修改state的值。
Modules:分割store,使得每个module都拥有自己的state、getters、mutations、actions等调度方法。
25. Flux模式:
Vuex的思想是实现flux模式。
在一个应用程序中,包含的组件可能有很多,多个组件之间共享数据,它们互连的复杂性可能会增加到使数据状态不在可预测或不可理解,使应用程序无法扩展或维护。
Flux要解决多组件之间状态管理混乱的问题。
Flux的特点:(1)单一数据来源,组件只能从store中读取数据;(2)数据只可读,组件可以自由地从store中读取数据,但不能直接更改数据;(3)更新是同步的,不能是异步的,否则很难判断执行的顺序。
Flux的具体应用是vuex和react。
26. 虚拟DOM
虚拟DOM本质上是一个能描述DOM结构及其属性信息的JS对象。
假如没有虚拟DOM,更新过程为:数据改变->操作DOM->视图更新。
有了虚拟DOM,Vue工作流:数据改变 -> 计算变更,操作虚拟DOM -> 操作真实DOM -> 视图更新。
虚拟DOM的优点:(1)减少DOM操作,减少DOM树重新渲染,减少重排,优化性能。(2)将渲染过程抽象化,实现跨平台、跨端能力。
虚拟DOM的缺点:当每一次改动较少时,虚拟DOM是高效的。如果改动很多的话,使用虚拟DOM多出了很多计算,是不利的。
27. Diff算法
计算新老DOM的最小变化。
(1)只进行同级比较(具有相同父节点的新旧子节点进行比较),不跨级比较。
(2)标签不同,直接删除,不比较
(3)标签名相同,key相同,认为是相同节点,不继续深度比较。
28. Vue3 ***position(成分)和vue2 option(选项)区别
(1)代码组织形式:Vue2根据选项功能组织代码,Vue3可根据逻辑功能组织代码,可读性更强。
(2)逻辑复用:Vue2使用混入(mixins)或全局函数,可能导致命名冲突及数据来源不明确;Vue3使用setup函数,逻辑复用更灵活。
(3)响应式:Vue2通过this.$data来访问响应式数据;Vue3通过ref、reactive函数创建响应式数据(Proxy)。
(4)TypeScript支持:Vue3提供更好的TypeScript支持。
29. Vue2和Vue3的区别:
(1)打包体积:引入了tree-shaking,移除了不常用的api,打包体积变小。
(2)逻辑复用:引入了***position API,组件逻辑更易组织和复用。
(3)响应式:用Proxy替代Object.defineProperty,提高了响应式系统的性能。
(4)TypeScript:Vue3提供更好的TypeScript支持。
(5)编译优化:Vue3只需要对比动态节点内容。
(6)路由、生命周期、props使用、vuex状态管理、父子传值等写法不同。
30. 为什么使用Proxy替换Object.defineProperty?
这个问题属于“响应式”的范畴。
总结而言,Object.defineProperty 存在以下问题:
- 无法监听到数组的索引变化;
- 添加或删除对象不会触发属性的get或set操作,也无法监听;
- Object.defineProperty 在处理嵌套对象时需要递归,有性能问题。
Vue3中引入proxy,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劫持操作,能够劫持整个对象。对递归观察对象树的变化更加轻松。也可以更准确地监测数组的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