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Java基础
1. final
关键字的作用:
- 修饰类时,被修饰的类无法被继承。
- 修饰方法时,被修饰的方法无法被重写。
- 修饰变量时,变量为常量,初始化后无法重新赋值。
2. static
关键字的作用:
- 修饰变量和方法时,被修饰的变量和方法是静态的,可以直接通过类来引用,而不需要创建实例。
- 修饰代码块时,是静态代码块,在类加载时自动加载,只执行一次。
- 修饰内部类时,是静态内部类,只能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和方法。静态内部类可以单独创建。
- 修饰导入包中的静态方法或变量时,可以直接使用被修饰的方法和变量,而不需要加上所属的类。
3. 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的区别:
在Java编程语言中,数据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:基本数据类型(又称原始数据类型)和引用数据类型。这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存储内容:
- 基本数据类型:直接存储实际值在栈(Stack)中,例如数值、字符或布尔值。
- 引用数据类型:存储堆(Heap)内存地址在栈中,该地址指向实际数据所在的位置。
内存分配:
- 基本数据类型:在变量声明时,系统会在栈上为其分配空间并直接存储值。
- 引用数据类型:声明引用变量时,栈上分配的空间存放的是对象的内存地址,对象本身的数据存储在堆上。
数据类型种类:
- 基本数据类型:包括整数类型(byte、short、int、long)、浮点类型(float、double)、字符类型(char)和布尔类型(boolean)。
- 引用数据类型:包括类(Class)、接口(Interface)、数组(Array)、枚举(Enum)、注解(Annotation)和字符串(String)等。
使用方式:
- 基本数据类型:可以直接使用算术运算符进行操作,比如加减乘除。
- 引用数据类型:不能直接使用算术运算符(除了==和!=比较地址),但可以调用其方法和属性。
传递方式:
- 基本数据类型:作为方法参数传递时,传递的是数据的值(值传递)。
- 引用数据类型:作为方法参数传递时,传递的是内存地址(引用传递),因此方法内部对对象的修改会影响原始对象。
默认值:
- 基本数据类型:具有默认值,例如整型的默认值是0,布尔型的默认值是false。
- 引用数据类型:默认值是null。
性能:
- 基本数据类型:由于存储在栈上,访问速度相对较快。
- 引用数据类型:存储在堆上,需要通过栈上的引用访问,速度相对较慢-
注意
:在Java中,当谈到引用数据类型的参数传递时,通常指的是“引用传递”(pass by reference),但这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解。
在Java中,所有参数传递都是按值传递(pass by value),包括引用数据类型。
这意味着当我们将一个引用数据类型的变量传递给方法时,实际上传递的是该变量存储的值的副本,即对象的引用。以下是这个过程的具体解释:
按值传递的本质: 传递的是值的副本。对于基本数据类型,这个值就是数据本身;对于引用数据类型,这个值是对象的引用。
误解引用传递: 有人可能会认为,因为引用数据类型的参数可以改变原始对象的状态,所以Java使用的是引用传递。
举例说明:
假设有一个对象 Person p 存储在堆上,其引用存储在栈上的变量 p 中。
当我们将 p 作为参数传递给方法时,栈上会创建一个引用的副本。
方法内部使用这个副本引用来访问和修改堆上的对象。
示例代码:
public class Person {
String name;
public Person(String name) {
this.name = name;
}
}
public void changeName(Person p) {
p.name = "New Name";
}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Person person = new Person("Original Name");
changeName(person);
// person.name 现在是 "New Name"
}
在这个例子中,changeName 方法接收了一个 Person 对象的引用。虽然看起来像是引用传递,但实际上是按值传递了这个引用的副本。这个副本指向与原始引用相同的 Person 对象,所以修改是通过引用副本进行的,但影响到了原始对象。
总结: 在Java中,引用数据类型的参数传递是按值传递的,传递的是对象引用的副本,但由于这个副本和原始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,所以看起来像是引用传递。
真正的引用传递(pass by reference)是指将变量的引用传递给方法或函数,且按引用传递传递的不是值的副本,而是实际的引用本身。
4. String是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?
在Java中,String是一种特殊的引用数据类型。对于String类型的参数传递,可以认为是按值传递的,但情况稍微有些复杂。
String的特殊性: String是不可变(immutable)的,这意味着一旦创建了一个String对象,其内容就不能改变。因此,任何试图修改String对象内容的操作都会返回一个新的String对象。
参数传递行为: 当我们将一个String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方法时,传递的是该String对象的引用的副本。然而,由于String是不可变的,所以方法内部无法直接修改原始的String对象。任何修改操作都会创建一个新的String对象,并将引用副本指向这个新对象。
示例:
public class Main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 original = "Hello";
changeString(original);
System.out.println(original); // 输出仍然是 "Hello"
}
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String(String str) {
str = "World"; // 这不会改变原始的String对象
System.out.println(str); // 输出 "World"
}
}
在这个例子中,changeString方法试图修改传入的String参数。然而,由于String是不可变的,str = "World";
实际上是在栈上创建了一个新的String引用,并将其指向一个新的String对象。原始的String对象仍然保持不变,所以main方法中的original变量打印出来的仍然是"Hello"。
总结: 虽然String的参数传递看起来像是引用传递,但由于String是不可变的,所以方法内部无法修改原始的String对象。因此,在某种意义上,String的参数传递可以被认为是按值传递。
5. 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:
- 相同点:都是上层的抽象层,不能被实例化,都能包含抽象方法。
- 不同点:
- 抽象类可以包含非抽象方法,而接口中只能包含抽象方法。
- 抽象类可以包含普通和静态的成员变量,接口只能包含
public static final
修饰的常量。 - 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,但可以实现多个接口。
- 抽象类可以包含构造方法,接口不能包含构造方法。
interface MyInterface {
void method1(); // Abstract method
}
abstract class MyAbstractClass {
abstract void method2(); // Abstract method
void method3() {
// Concrete method
}
}
6. 反射是在运行时获取类的相关信息。可以通过 Class
类来获取字段、方法等信息,从而对类进行操作。
在Java中,反射允许我们在运行时获取类的相关信息,并且可以动态地操作类的字段、方法、构造函数等。通过使用Class
类,我们可以获取类的各种信息并对其进行操作。
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如何使用反射来获取类的信息:
import java.lang.reflect.Field;
import java.lang.reflect.Method;
public class ReflectionExample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Exception {
Class<?> myClass = Class.forName("***.example.MyClass"); // 获取类的 Class 对象
// 获取类的字段信息
Field[] fields = myClass.getDeclaredFields();
for (Field field : fields) {
System.out.println(field.getName());
}
// 获取类的方法信息
Method[] methods = myClass.getDeclaredMethods();
for (Method method : methods) {
System.out.println(method.getName());
}
// 创建类的实例并调用方法
Object obj = myClass.getDeclaredConstructor().newInstance();
Method myMethod = myClass.getDeclaredMethod("myMethod");
myMethod.invoke(obj);
}
}
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使用Class.forName
方法来获取指定类的Class
对象,然后通过该对象可以获取类的字段和方法信息。我们还演示了如何通过反射来创建类的实例,并调用其方法。
需要注意的是,反射是一种功能强大但也复杂的机制,应该谨慎使用。过度依赖反射会导致代码可读性和性能上的问题。因此,在使用反射时需要权衡利弊,并尽量避免滥用。
7. Java 中创建实例对象的初始化顺序:
在Java中,创建实例对象的初始化顺序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:
- 父类的静态变量和静态代码块初始化
- 子类的静态变量和静态代码块初始化
- 父类的实例变量和代码块按照在类中的声明顺序初始化
- 父类的构造函数
- 子类的实例变量和代码块按照在类中的声明顺序初始化
- 子类的构造函数
这个顺序确保了在创建对象时,各个部分都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得到初始化。这个过程对于理解Java对象创建和初始化非常重要,特别是在涉及到继承关系和多态性的情况下。
8. 获取反射的几种方式:
在Java中,获取反射的几种方式包括使用Class.forName()、对象.getClass()和直接通过类名.class来获取Class对象。这些方式都可以用于获取反射对象并进行动态操作。
-
Class.forName():
使用Class.forName()方法可以根据类的全限定名(包括包名)来获取对应的Class对象。Class clazz = Class.forName("***.example.YourClass");
-
对象.getClass():
在已经存在对象的情况下,可以通过调用对象的getClass()方法来获取对应的Class对象。YourClass obj = new YourClass(); Class clazz = obj.getClass();
-
直接通过类名.class:
可以直接通过类名后加上.class来获取对应的Class对象。Class clazz = YourClass.class;
这些方式都可以用于获取Class对象,然后通过Class对象进行反射操作,例如创建对象、调用方法、访问字段等。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获取反射对象,以便实现灵活的编程和动态的操作。
9. 类加载双亲委派模型:
当然可以,以下是完整的内容,包括了9.1和9.2的部分:
9什么是双亲委派模型
在双亲委派模型中,类加载器收到类加载请求时,会按照以下步骤操作:
-
检查该类是否已被加载:首先检查这个类是否已经被当前类加载器加载过,如果已经加载过,则直接返回已加载的类。
-
委派给父类加载器:如果该类尚未被加载,则当前类加载器会将请求委派给其父类加载器去处理。这一过程会一直上溯到启动类加载器(Bootstrap Class Loader)。
-
尝试加载:只有当父类加载器无法完成这个类的加载请求时(例如,该类不在父类加载器的搜索路径中),当前类加载器才会尝试自己加载这个类。
为什么叫双亲委派模型
这个模型被称为“双亲委派”是因为每个类加载器都有一个“父”类加载器,它首先将加载请求委托给这个“父”加载器。这里的“双亲”并不是指生物学上的双亲,而是指在类加载器层次结构中的“父辈”。
双亲委派模型的好处
双亲委派模型有以下几个好处:
- 避免类的重复加载:通过委派给父类加载器,可以避免同一个类被不同的类加载器多次加载,确保每个类在JVM中只存在一个副本。
- 保证Java核心API不被篡改:由于Bootstrap Class Loader是位于委派链的最顶端,负责加载Java的核心类库,因此可以确保这些核心类库不会被自定义的类加载器加载,从而保护了Java核心API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如何打破双亲委派模型
在某些特殊情况下,可能需要打破双亲委派模型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:
- 自定义类加载器:通过定义自己的类加载器并重写其loadClass方法,可以改变委派逻辑,实现自定义的类加载行为。
- 场景举例:例如,在Java EE容器或者某些Web服务器(如Tomcat)中,由于需要实现容器的隔离性或者热替换等特性,会实现自己的类加载器,并不完全遵循双亲委派模型。
综上所述,双亲委派模型是Java类加载机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它通过委派的方式提高了类加载的效率和安全性,但在特定场景下,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打破和调整。
public class ClassLoadingExample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ClassLoadingExample example = new ClassLoadingExample();
ClassLoader appClassLoader = ClassLoader.getSystemClassLoader();
System.out.println("Application ClassLoader: " + appClassLoader);
System.out.println("Extension ClassLoader: " + appClassLoader.getParent());
System.out.println("Bootstrap ClassLoader: " + appClassLoader.getParent().getParent());
}
}
10. 在重写 equals
方法时通常需要重写 hashCode
方法,以确保相等的对象具有相同的 hashCode
值,避免在集合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。
在Java中,如果一个类重写了equals方法以改变两个对象相等的定义,通常也需要重写hashCode方法。以下是需要同时重写这两个方法的原因:
10.1 equals和hashCode方法的关系
在Java中,equals和hashCode方法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契约,这个契约在java.lang.Object类的文档中有详细的描述:
- 如果两个对象根据equals(Object)方法返回的结果是相等的,那么调用这两个对象各自的hashCode()方法必须返回相同的整数结果。
- 如果两个对象根据equals(Object)方法返回的结果是不相等的,那么调用这两个对象各自的hashCode()方法通常(不是必须)应该返回不同的整数结果。
10.2 为什么需要重写hashCode
- 一致性:当对象的状态没有改变时,多次调用同一个对象的hashCode()方法应该返回相同的值。
- 相等对象必须有相同的hashCode:如果两个对象相等(即equals方法返回true),它们必须有相同的hashCode值,这是为了保证在使用哈希表(如HashSet、HashMap等)时,这两个对象能够被存储在同一个桶(bucket)中。
- 不相等对象应该有不同的hashCode:虽然不是必须的,但如果两个对象不相等,它们有不同的hashCode值可以提高哈希表的性能,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哈希冲突的可能性。
10.3 不遵守契约的问题
如果不遵守这个契约,在集合类(如HashSet、HashMap等)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:
- 如果两个相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hashCode值,那么在哈希表中它们可能会被存储在不同的桶中,这将导致equals方法不会被调用,从而无法正确处理这两个对象(例如,无法删除其中一个对象)。
- 如果多个不相等的对象具有相同的hashCode值,那么它们都会被映射到同一个桶中,这将增加哈希表的冲突率,导致性能下降。
10.4 如何正确重写hashCode
为了遵守上述契约,重写hashCode方法时,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指导原则:
- 确保相同的对象总是返回相同的hashCode值。
- 确保如果两个对象根据equals方法相等,它们也必须有相同的hashCode值。
- 尽量使不相等的对象的hashCode值不同,以减少哈希冲突。
- 通常,hashCode方法会基于对象中用于确定相等性的所有字段来计算哈希值,并且计算方式应该尽可能简单和高效。很多IDE都提供了自动生成hashCode和equals方法的功能,这通常是一个安全且高效的方式。
public class Person {
private String name;
private int age;
@Override
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obj) {
if (this == obj) return true;
if (obj == null || getClass() != obj.getClass()) return false;
Person person = (Person) obj;
return age == person.age && Objects.equals(name, person.name);
}
@Override
public int hashCode() {
return Objects.hash(name, age);
}
}
11. 面向对象的特征:
- 封装: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封装在一起,隐藏内部细节,提供对外的接口。
- 继承:允许子类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,实现代码复用。
- 多态:同一方法在不同对象上表现出不同的行为。
当然可以,下面是带有英文缩写的设计原则:
1. 抽象
- 过程抽象:将复杂的操作或行为抽象为一个简单的函数或方法调用。
- 数据抽象:定义数据类型和可以对这些类型执行的操作,而无需关心数据的具体表示。
2. 封装
- 封装(Encapsulation):隐藏对象的内部细节,仅对外暴露需要公开的接口。这有助于保护对象的状态不被外部干扰和不恰当的使用。
3. 继承
- 继承(Inheritance):允许某个类(子类)继承另一个类(父类)的属性和方法,实现代码重用并添加新功能。
4. 多态
- 多态(Polymorphism):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响应,实现同一操作通过不同对象执行不同行为。
扩展的特征和设计原则
- 单一职责原则(SRP -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):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改变的理由。
- 开放封闭原则(OCP - Open/Closed Principle):软件实体应该对扩展开放,对修改封闭。
- 里氏替换原则(LSP - 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):子类必须能够替换其父类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。
- 合成/聚合原则(C/A - ***position/Aggregation Principle):优先使用对象组合,而不是类继承。
- 迪米特法则(LoD - Law of Demeter):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。
12. StringBuffer
和 StringBuilder
的区别:
-
StringBuffer
是线程安全的,使用synchronized
关键字来保证线程安全,效率较低。 -
StringBuilder
是非线程安全的,效率较高。
public class StringBuilderExample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Builder sb = new StringBuilder("Hello");
sb.append(" World");
System.out.println(sb.toString());
}
}
13. 浅拷贝和深拷贝:
- 浅拷贝:复制对象时只复制对象本身和其内部基本类型属性的值,而不复制引用类型属性指向的对象。
- 深拷贝:复制对象时会递归地复制所有引用类型属性指向的对象,使得新对象和原对象完全独立。
public class DeepCopyExample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List<String> list1 = new ArrayList<>();
list1.add("item1");
list1.add("item2");
// Shallow copy
List<String> list2 = new ArrayList<>(list1);
list2.add("item3");
// Deep copy
List<String> list3 = new ArrayList<>(list1.size());
for (String item : list1) {
list3.add(new String(item));
}
list3.add("item4");
System.out.println("List1: " + list1);
System.out.println("List2 (Shallow Copy): " + list2);
System.out.println("List3 (Deep Copy): " + list3);
}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