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营与产品经理,如何做有效沟通?

文章目录:

  1. 运营与产品经理,如何做有效沟通?
  2. 产品运营

一、运营与产品经理,如何做有效沟通?

关系:产品生孩子,运营养孩子

产品把东西做出来了,运营帮忙推广,非常纯粹的先后关系,运营在产品设计阶段参与的非常少。这种关系,容易出现在公司的快速发展期,产品忙于新功能的设计,运营疲于用户的拉新,虽然是缺乏沟通,但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快速的成长,各取所需。

这种关系下的运营与产品,基本没啥矛盾,就是对运营而言推广需求会偶尔来的突然,运营积极性容易被消磨,推广做到出色比较难。如果你刚好是这样的运营处境,我的建议是提前周知产品规划,这样可提前做好相应的推广准备。或者是设置一套运营需求流程,让产品提前来排推广需求。

关系:有共同KPI目标

当运营跟产品明确的被指明为同一KPI负责时,他们的关系会更加的紧密,产品在设计阶段也会提前告知运营,并且会适当的按照运营的建议调整产品,但整体来说是一个产品主导的关系。比如一款产品的会员商业化工作,产品需要设计会员特权,运营可以根据自己对用户的理解,提出会员特权的具体功能,并推广这款特权。

这种关系下的运营与产品,容易会出现抢功局面,毕竟没有明确的被规定哪些是运营工作哪些属于产品范畴。但总的来说是荣辱与共,完成KPI才是关键,老板只关心这个。

关系:深入合作

深入合作一般意味着成立由运营跟产品组成的项目组,并选定项目负责人。他们明确彼此分工,在产品写需求文档阶段,运营就拥有足够的话语权,童鞋产品也会安排人力专门收集运营需求。他们不仅有共同的KPI,也更经常的开会,汇报彼此的工作进度,了解对方能否满足自己在某个节点的关键需求。

以贴吧看贴为例,在产品层面,在灰度期是运营主导着编辑器设计,产品童鞋负责前端用户功能设计,当然运营也可以为前端的设计提出优化方案;在运营层面,产品会提出自己的内容更新要求,运营也会告知产品需要那些入口支持

这种关系下的运营与产品,倒有点像一个创业团队,把一款功能一个项目当作自己的事儿。如果再配合到大公司的资源,应该是最容易出运营成绩的。既然是跟产品深入合作了,作为运营可以多学习一些类似用户调研、原型设计的产品技能,需要在推理演绎能力上有所积累,因为你还需要面对优先级排期的立项会议。

二、产品运营

产品运营:是一项从内容建设,用户维护,活动策划三个层面来管理产品内容和用户的职业。产品运营主要包含三个职位:产品运营专员,产品运营经理,产品运营总监。

工作内容:

产品研发期——产品上线前:首先产品运营要搞清楚产品的定位以及目标用户。

产品种子期——产品内测期:在这个阶段,产品运营主要目的在于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和相关的问题反馈,和产品策划一起分析讨论进行产品优化。[1]

产品长大期——产品爆发期:产品要爆发,活动策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[1]

产品成熟期:稳定期对产品意义重大的就是小版本的迭代更新。产品运营就要做好产品策划和用户之间的桥梁作用。[1]

产品衰退期:这个阶段,用户的流失加剧,用户活跃度也明显下滑,营收贡献也急剧下降。公司策略方面:技术的支持减少,新产品开始推出。

三个层面

1、内容建设:

需要运营的产品,多是内容型的产品,无论网站还是app。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,必须建立内容的标准,什么样的内容是好的,被提倡的;什么样的内容是不好的,不受欢迎的。

建立标准有两种方法,首先是审核,将不适合的内容过滤掉;其次是推荐,通过人工筛选将优质的内容呈现在重要的位置,让其增加曝光率,目的是传播产品的内容价值观。与编辑工作不同的是,运营人员追求的并非只有流量,还有产品内容价值观的普及,通过内容价值观筛选用户群,与趣味相投的人总能聚在一起的道理一样。

内容型产品分为两种,一种是UGC,另一种是媒体型,传统门户网站等。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内容型产品,都需要运营人员对产品内容的掌控,依旧是那两板斧=审核+推荐。UGC型的产品,运营人员要做的就是引导用户群自发产出合适的内容,同时维护符合产品价值观的内容氛围。媒体型的产品,运营人员只要尽力满足大部分用户群的口味就好了,基本思想是用户需要什么给什么,只要不过分。

如果没有运营工作,内容就会形成马太效应,差的变得更差,劣质的内容驱逐优质的用户,目标用户难以在产品中找到归属感和存在感,垃圾内容泛滥,产品失去应有的控制。

2、用户维护

因产品性质不同,用户维护的手段各异。基本原则,一是建立完善Q&A机制,解决用户投诉和困难,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务。二是主动有价值的用户来使用产品。

第一批种子用户对任何UGC类产品都是至关重要的,他们决定着产品的价值观,这批用户最好是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,因为这利于口碑传播。对社区化的产品,用户维护包括调解用户群的矛盾,奖惩,等级分配,氛围等。

对社交类的产品,用户维护包括身份审核,隐私保护,用户关系,投诉等。

用户维护是件繁琐的工作,很难作量化的考核,有的时候,你可能就只是刷用户的反馈信息,然后统计给PM。本质来讲,用户维护是产品与用户群之间的情绪管理,即这款产品的公共关系管理。以“管理员”虚拟角色直接面对用户的运营人员,在某种意义上代言了产品形象并与用户对话,他们面向高端用户或群体用户提供的客户服务,资源投入低而情感附加值高,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产品品牌形象。

3、活动策划

产品活动通常有三种,一种是内容导向的,引导用户产出符合要求的内容,借此传播产品的内容价值观。一种是社群导向的,通过煽动用户互动来推动社群关系的扩展,活跃社群氛围。一种是产品本位导向的,通过大众化的参与来普及产品特色,加强产品品牌。

不论哪一种活动,都需要方案策划,页面设计,组织实施。都需要专业的运营人员来操作。所谓“专业”,不是指他点子多,点子鬼,而是指他非常了解自己的产品,非常了解自己的用户,能结合产品特点和用户特点去策划组织活动,能控制好活动的氛围和节奏,最终为产品带来计划内的促进效果。

最好的测试工程师一定是个不错的开发工程师,同样的,最好的产品运营人员也一定是个不错的产品设计师。不论产品经理们怎么叫嚷着“从用户需求出发”,也无法回避这么一个事实:只有接近用户的人才能了解用户。那么,谁最接近用户?

答案是:产品运营人员。只有成天跟用户打交道的他们,才最了解用户的感受。反而是策划人员隔岸观火,浅尝辄止,有可能异想天开,有可能以偏概全。因此运营人员同时也承担了一部分,甚至是大部分的用户研究的职责。

他们既理解用户的需求,又理解产品的结构,站在这样一个立场上,能够为策划组带来非常大的帮助,提升产品设计上的可靠性。以我带队的项目为例子,策划组的每一个设计,都要事先提给运营组去做效果预测;凡是运营组提出的产品建议,质量都非常之高;而每当策划组对用户需求把握不准,或是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,都请求运营组来进行用户访谈,把这个结果当作是客观的裁决依据。很显然,这时运营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亲密关系就成了极大的优势。

运营何为道:1、产品经理相当于一个孩子的母亲,运营相当于一个保姆,是养大一个孩子的过程,想办法让他健硕长大。

2、运营的核心是线下,线下的核心是服务。

3、核心数据建模+提升效率,通过核心的数据模型可以知道运营的是什么,核心数据模型的核算可以帮助在与对手的比拼中优先胜出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产品运营矛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产品运营矛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转载请说明出处内容投诉
CSS教程_站长资源网 » 运营与产品经理,如何做有效沟通?

发表评论

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

一个令你着迷的主题!

查看演示 官网购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