🚩纸上得来终觉浅, 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🌟主页:June-Frost
🚀专栏:数据结构
🌍前言:
为了实现二叉树的基本操作以及更好的了解二叉树的结构,先手动创造一个链式二叉树。
#include<stdio.h>
#include<stdlib.h>
typedef struct BinaryTreeNode
{
struct BinaryTreeNode* left;
struct BinaryTreeNode* right;
int val;
}BTNode;
BTNode* BuyNode(int x)
{
BTNode* node = (BTNode*)malloc(sizeof(BTNode));
if (node == NULL)
{
perror("malloc fail");
exit(-1);
}
node->left = NULL;
node->right = NULL;
node->val = x;
return node;
}
int main()
{
//创建节点
BTNode* node1 = BuyNode(1);
BTNode* node2 = BuyNode(2);
BTNode* node3 = BuyNode(3);
BTNode* node4 = BuyNode(4);
BTNode* node5 = BuyNode(5);
BTNode* node6 = BuyNode(6);
BTNode* node7 = BuyNode(7);
//建立关系
node1->left = node2;
node1->right = node3;
node2->left = node4;
node3->left = node5;
node3->right = node6;
node4->right = node7;
return 0;
}
创建出来的结构:
📗创建出来的这棵二叉树将为后续的遍历和分治做准备.
🌍 二叉树的遍历
遍历操作可以快速熟悉二叉树的递归结构,二叉树遍历(Traversal)是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,依次对二叉树中的节点进行相应的操作,并且每个节点只操作一次。访问结点所做的操作依赖于具体的应用问题。 遍历是二叉树上最重要的运算之一,也是二叉树上进行其它运算的基础。
如果二叉树不为空树,就需要看成三部分,即 根节点,根节点的左子树、根节点的右子树,这样就满足了递归结构:
📙由于二叉树满足递归结构,所以按照规则,二叉树的遍历有:前序/中序/后序的递归结构遍历:
-
前序遍历(Preorder Traversal 亦称先序遍历)——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前。即顺序为:根 、左子树、右子树。
-
中序遍历(Inorder Traversal)——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中(间)。即顺序为:左子树、右子树、根。
-
后序遍历(Postorder Traversal)——访问根结点的操作发生在遍历其左右子树之后。即顺序为:左子树、右子树、根。
📗按照创建的二叉树,遍历的顺序为:
🔭 前序遍历
代码实现:
void PreOrder(BTNode* root)
{
if (root == NULL)
{
printf("NULL ");
return;
}
printf("%d ", root->val);
PreOrder(root->left);
PreOrder(root->right);
}
动图展示:
前序遍历递归图解:
🔭 中序遍历
代码实现:
void InOrder(BTNode* root)
{
if (root == NULL)
{
printf("NULL ");
return;
}
InOrder(root->left);
printf("%d ", root->val);
InOrder(root->right);
}
动图展示:
注意:对于这个动图的白色箭头为递归调用和结束,红色箭头是左子树部分调用结束之后打印节点的时机。
🔭 后续遍历
代码实现:
void PostOrder(BTNode* root)
{
if (root == NULL)
{
printf("NULL ");
return;
}
PostOrder(root->left);
PostOrder(root->right);
printf("%d ", root->val);
}
动图展示:
注意:对于这个动图的白色箭头为递归调用和结束,红色箭头是右子树部分调用结束之后打印节点的时机。
🌎 分治
分治思想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,本质是一种管理,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子问题,然后分别解决这些子问题,最后将子问题的解合并得到原问题的解。这种思想在计算机科学、数学和工程领域都有广泛应用。
分治思想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有效地减少问题的复杂度,提高算法的效率。同时,它还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,因为可以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,更容易理解和修改。
🔭 一些例子
① 二叉树的节点个数
节点情况:
- 如果是空节点,返回0。
- 如果不是空节点,则返回该节点的左子树的节点数+右子树的节点个数+1(自己这个节点)。
int BinaryTreeSize(BTNode* root)
{
return root == NULL ? 0 : BinaryTreeSize(root->left) + BinaryTreeSize(root->right) + 1;
}
这个代码的访问顺序其实就是后序遍历。
② 二叉树叶子节点个数
节点情况:
- 如果是空,返回0。
- 如果是叶子,返回1。
- 不是叶子也不是空,就返回该节点左子树的叶子数 + 右子树的叶子数。
int BinaryTreeLeafSize(BTNode* root)
{
if (root == NULL)
{
return 0;
}
if (root->left == NULL && root->right == NULL)
{
return 1;
}
return BinaryTreeLeafSize(root->left) + BinaryTreeLeafSize(root->right);
}
③ 二叉树第k层节点个数
int BinaryTreeLevelKSize(BTNode* root, int k)
{
if (root == NULL)
{
return 0;
}
if (k == 1)
{
return 1;
}
return BinaryTreeLevelKSize(root->left,k-1) + BinaryTreeLevelKSize(root->right, k - 1);
}
❤️ 结语
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,如果对你有帮助,你的点赞将会是我的最大动力,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不同的见解,欢迎大家的留言~